雨污分流投诉到哪个部门?
应投诉到排水管理处,为加强市区雨污分流工程管理,畅通广大市民、社会各界监督渠道,共同将雨污分流工程打造成良心工程、放心工程,经衡水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现设立公开意见箱(电子信箱)和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大家对工程建设违法违规、不文明施工等行为进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感谢一直以来对雨污分流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昆明逢雨必淹的实质原因是什么?如何破解?
以盘龙江为例问答这个问题:在昆明千百年历史上,每逢雨季,历任地方官员都要征用大量民工用大量沙土草席包沿整条盘龙江加高河堤,以防河水上涨超过河堤造成洪灾内涝。老昆明城在历史上每逢雨季除了盘龙江存在水患,基本没有造成水灾内涝的隐患之地。进入改革开放时代,随着昆明城市的迅速扩建发展,盘龙江也得到了全面拓寬和全面改造,每逢雨季不再需要加高河堤就足以容纳迅猛上涨的雨水河水,甚至雨水河水上涨时,盘龙江还是难得一见的壮观景点。但除了盘龙江全面治理成效显著外,城市排水系统、特别是地下排水管网系统一直跟不上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是昆明城市近些年逢雨必淹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内涝,因为水排不走,当然就内涝了。
为什么水排不走?因为排水的通道要么被堵塞被填埋,要么流量不够,自然排不走。内涝的根本原因,城市扩张,填埋堵塞了大量的天然河道,而排水系统建设不合理,排水量不足,自然就会内涝。
想想几十年前,也是一样的雨季,昆明会内涝吗?
主要是昆明河道河流太少,雨水、洪水无法正常流走导致的。
昆明应该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尤其要拓宽原有河道、沟渠,增加人工河道的建设,保证雨水正常排入河流中,河流能正常流向郊区的水库。形成一个水循环,就不会像堵车一样一直堵在昆明的旧城区了。像新建设的南市区和呈贡新区就很少被水淹。
昆明属三面环山一面邻水的结构,再加上近几年轰轰烈烈的昆明城市建设,产生大量硬化区域,让处于低凹盆地地带的昆明市区没法泄洪,再加上老旧的排水管网,遂产生了下雨必淹的城市内涝现象。
(昆明环滇池山体分布图)
这张昆明环滇池山体分布图显示了昆明属三面环山一面邻水的地理结构结构,北高南低。
北面有长虫山、龙泉山、团山、鸣凤山、金鼎山、圆通山等,渐次而来;东面有金马山、呼马山、凤凰山,西面有玉案山、眠山、碧鸡山、洛阳山、观音山等。
只要下雨,所有水系均顺势而流,至滇池,至昆明市区低凹处。
从这张滇池流域重要河湖水系现状分布示意图,不难看出昆明沿滇池水系有盘龙江、西北沙河、金汁河、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等,肩负着向滇池补水、泄洪等作用。
(昆明环滇池区域建设区域分布图,灰色为山体,褐红色区域为可建设区域)
从上面这张昆明环滇池区域建设区域分布图不难看出,整个昆明市的新建区域,只能沿湖扩张。
从滇池结构看,滇池水域最深处约8米,滇池储水能力远不上洱海、阳宗海和抚仙湖。因官方宣称,昆明市区与滇池水域高差仅3米,当昆明连续暴雨,易造成滇池水倒灌,也是产生城市内涝的一原因。
当沿湖区域种上房子,当周边区域开始路面硬化后,大量原本可以担负储水功能的菜地农田消失时,只要遇上单点倾盆大雨,时间持续几个小时,当我们城市地下管网没法承载现有泄洪能力时,产生城市内涝是必然之事。
关于破解昆明城市内涝招数:一是做好城市规划同时,也做好城市下水管网远期规划;二是减少突增的城市建设导致的大量硬化,多增加天然绿地、湿地、农田,少让一些农田变高楼;三是修建道路同时,为昆明做好远期20年的排水管网建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昆明雨污分流存在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昆明雨污分流存在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